加强进料加工税收管理的对策

来源:安徽税务筹划网 作者:安徽税务筹划网 人气: 时间:2008-12-10
摘要:  加强进料加工税收管理,应取消进料加工贸易保税制度,改为进口料件在进口环节直接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产品复出口后,由税务机关按复出口货物适用的退税率退还进口、加工、收购时征收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由海关退还进口时征收的关税...
加强进料加工税收管理,应取消进料加工贸易保税制度,改为进口料件在进口环节直接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产品复出口后,由税务机关按复出口货物适用的退税率退还进口、加工、收购时征收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由海关退还进口时征收的关税。这样操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体现税法的严肃性。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近几年以内将大幅度降低关税,海关对进口料件在进口环节免征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实际已无多大意义,不如按低税率照常征税,既体现一个国家的主权,也符合世贸组织非歧视性的原则,更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体现国家的税法的严肃性。
  2、继续体现国家对出口货物的税收政策,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进口征税、出口退 (免)税,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并为各国接受的、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公平竞争的一种税收措施,与现行的鼓励出口的目的是一致的,这种方法虽然给进料加工出口企业带来资金上的占用,但给国内从事一般贸易出口的企业带来平等的竞争环境,给我国原料生产企业带来公平的商机,通过对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政策的运用,使从事两种贸易方式出口的产品在同一起跑线上,都能以不含税价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促进我国外向型经济向纵深发展。
  3、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体现税法的公正、公平。对进口料件环节征税,与从国内市场上购进料件时所支付税负一致,体现了我国税法的公正、公平,可以使本国产品和国外产品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可以进一步促进民族工业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地占领国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同时,可以有效扩大就业,保护民族工业的生存和发展。
  4、减少海关办公经费,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直接征税,可以简化海关对进口料件后续管理,减少海关保税核销人力和相关的办公经费开支,充实海关对出口货物稽查力量,提高查验率,加大打击走私贩私的力度;外汇管理部门加强对进口与出口的外汇管理,防止套汇逃汇;税务部门加强对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换汇成本核算,防止偷骗税行为的发生。各部门各司其责,通力合作,加强信息沟通,为外向型经济服务。
  5、简化出口退税操作,加快退税进度。进料加工贸易的退税方法由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根据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计算出的计划分配率计算“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从先征后退进行模拟抵扣税金,到目前的“免、抵、退”税“免抵退税抵减额”和“不予抵扣税额低减额”,再按实际分配率进行调整,等等,由于进口料件未征税,带来后期退税管理的一系列复杂处理过程,这也是目前退税审核进度慢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我们对进口料件进口时就征税,企业将海关代征的增值税作为生产成本的进项税金进行抵扣,如同国内购进原材料一样管理,退税方法、计算公式就如同一般贸易一样计算简单方便,无须对进料部分进行管理,减少税务机关退税的许多不必要的程序,退税机关可以抽出更多的人力、精力加快出口退(免)税单证的审核,提高办事效率,加快退税进度。
  6、有效解决深加工结转悬而未决的问题。进料加工深加工结转是内销征税、还是外销免税的处理问题一直困扰企业和税务机关,目前也未能予以明确。如我们对进口料件直接征税,使进口料件和增值税可以在企业之间任意流转,海关也无须进行进料加工手册结转管理,各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就没有因为沽上“洋料”,而受到特殊的税收照顾和特殊的管理,税务部门可以直接按照产品的增值额计征增值税,最终产品出口后,国税退税部门将前面所有环节征收的增值税一并退付,使最终产品以不含税价进入国际市场,体现谁出口创汇谁得益的方式,也不再为深加工税收如何处理问题而争论不休。
  因此,取消进料加工贸易保税制度,利大于弊,有助于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合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