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甄别劳务派遣费发票?

来源:中道财税 作者:屈健康 人气: 时间:2017-12-26
摘要:劳务派遣又称人才派遣、人才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实际用工单位向派遣劳工给付劳务报酬,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 劳务

劳务派遣又称人才派遣、人才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实际用工单位向派遣劳工给付劳务报酬,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

劳务派遣服务为企业用工提供了一种新选择,使企业用工更加灵活,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有益补充。而且接受劳务派遣的单位不需要代扣个人所得税,代缴保险,用工期限不受劳动法的限制,减小了法律和税务风险。但是财务人员如何甄别其所取得的发票呢?

1、从税率上甄别

根据财税2016年47号规定,一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也可以选择差额纳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也可以选择差额纳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因此,从劳务派遣公司取得的劳务派遣费发票从税率上看有三个,6%,5%,3%,免税(即零税率)。

2、从发票种类上甄别

如果劳务派遣公司采用差额纳税的,一般纳税人适用征收率为5%,47号文规定向用工单位收取用于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只能开具普通发票,差额部分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小规模纳税人同上。

如果劳务派遣公司放弃差额纳税,一般纳税人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开具6%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普通发票。

小规模纳税人放弃差额纳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代开3%征收率的普通发票或者增值税专用发票。

3、从发票的特征上甄别

(1)选择差额纳税,在差额开票系统中开具。

根据国税2016年23号公告规定适用差额征税办法缴纳增值税,且不得全额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财政部、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自行开具或者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发票时,通过新系统中差额征税开票功能,录入含税销售额(或含税评估额)和扣除额,系统自动计算税额和不含税金额。开具成功之后,发票的税率栏以“***”显示,打印发票时发票栏自动打印“差额征税”字样。税率栏是按照收到的全部价款减去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的税额。发票开具不应与其他应税行为混开。

  (2)选择差额纳税,在正常系统中开具

  在正常开票系统中就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务派遣费用(或者管理费)部分开具5%的发票,代用工单位支付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部分开具“零税率”发票。如果合在一张开具,只能开具普通发票,如果分开开具,支付的劳务派遣费用部分可以开具专用发票。代付的工资、社保等只能开具“零税率”普通发票。备注栏无需做特殊备注。

(3)放弃差额纳税,在一般系统中开具普通发票或者专用发票

在正常开票系统中,就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全部费用开具6%(一般计税)或者3%(简易计税)的增值税发票。备注栏无需做特殊备注。

4、还应该符合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

其他发票信息应该满足发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要求,必须做到按号码顺序填开,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楚,全部联次一次复写、打印,内容完全一致,并在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单位财务印章或者发票专用章。

    

总之,财务人员在取得劳务派遣费发票时,应该按照以上几个要素去甄别,如果取得的发票开具不合规,应及时退还重开,以免给企业造成损失。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合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