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经信生[2021]1111号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印发《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来源:税屋 作者:税屋 人气: 时间:2021-12-08
摘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企业主体性作用,鼓励、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各种生产要素顺应市场需求,探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强化规划引领,进一步营造市场环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印发《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沪经信生[2021]1111号      2021-12-08

各区经委、商务委、科经委:

  根据《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有关精神,为全力推进本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现将《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1年12月8日

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的重要支撑,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方向、任务等,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十三五”时期,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现产业能级不断提高、服务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效明显提升、创新动力显著增强等特点。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十三五”期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至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企业营业收入从25171.3亿元上升至30552.4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从2016年的11358.62亿元跃升至2019年的17630.49亿元,增幅达到55%;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41.35%增至46.21%,占服务业比重从58.66%提升至63.53%,年均增速超过10%。上海生产性服务业持续拉动经济增长,显示了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二)重点领域模式创新

  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从EPC(设计-采购-施工)提升至EPC+N(EPC连接整合咨询规划、调试、运营管理、融资租赁、技术培训等各类服务),实现核心技术、服务能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及影响力四大提升。研发设计服务在产业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设计之都”建设加速推进,“上海设计”能级显著提升。电子商务与信息化服务在垂直细分行业涌现多种类型创新场景,助力实体经济降本提质增效。供应链管理服务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创新打造第三方、第四方服务平台,嵌入式为制造业赋能。检验检测服务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户均收入位列全国第一,品牌影响力与公信力持续提升。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形成一定规模,部分技术产品在全国优势明显,形成完整的服务产业链。金融专业服务依托信息技术实现服务模式、服务方案、服务平台创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三)服务型制造转型突破

  “十三五”期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服务型制造统计方法与评价指标》及《上海发展服务型制造的重点模式与推进方法》研究,共有1家企业、2个平台、3个项目获得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示范”。2019年、2020年连续开展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和示范区遴选,共有46家示范企业、21个示范项目和17个示范平台入选,浦东新区、松江区评为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区”,示范企业的服务化率平均达到30%以上。通过建立服务型制造企业数据库,夯实服务型制造的基础支撑;通过推动交互式、多链式、创新式服务型制造模式应用,提高企业的服务化率;通过推进激发企业内生增长动力的制度设计、政策制定、人才培训等,优化服务型制造的发展生态。

  (四)集聚发展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设立40家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总规划面积超过5000公顷,集聚企业超过2.5万家。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单位土地面积年营业收入达到328.5亿元/平方公里,经济密度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以服务先进制造业为主线,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聚集了一批在行业内具有引领作用的企业,建成了市北、金桥、张江集电港、临港松江、临港浦江等一批示范园区。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对接资源协同创新,加快园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不断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和环境,打造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的产业综合体。

  二、“十四五”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加速期,是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的关键时期。

  (一)重要机遇

  1、新发展格局逐步建立,“双循环”机遇凸显

  上海正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的定位要求,使上海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地位凸显。

  2、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区域联动优势明显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各重点领域合作呈现良好势头。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龙头,上海将引领带动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共同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辐射带动更广大区域发展。

  3、“五个中心”、“五型经济”吸引创新要素集聚

  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发展“五型经济”为集聚创新要素创造了条件,在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完善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为创新体系注入了强劲动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4、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数字经济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正与各产业领域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的新赛道、产业布局的新方向,生产性服务业将全面加速数字化转型。

  (二)发展新趋势

  上海产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展望“十四五”,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现五大新趋势:

  一是产业发展数字化。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对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带动效应日益显现,产业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

  二是细分服务专业化。通过产业链、供应链“锻长板、补短板”,垂直细分领域的专业服务能力更加突出,专业服务的优势逐步显现,将引领产业加速发展。

  三是技术服务高端化。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全面推进,新技术加快渗透、应用,高端服务集中度逐步显现,产业链核心环节的高端服务将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

  四是两业发展融合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呈现深度融合发展态势,制造业服务化和发展服务型制造成为“两业融合”的主要方向。

  五是服务能力品质化。上海正在全力打响“四大品牌”,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成为企业的竞争核心,打造服务品牌成为必然手段。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更好体现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在上海服务国家战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五个中心”、强化“四大功能”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做强、做优服务型经济,助力打响“四大品牌”,以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增强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为主线,以服务赋能“3+6”产业体系,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三大先导产业、六大重点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全面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优化、能效升级,全面提升上海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助推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规划引领。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企业主体性作用,鼓励、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各种生产要素顺应市场需求,探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强化规划引领,进一步营造市场环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创新驱动,融合共生。围绕全产业链整合优化,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耦合共生。

  ——支撑提升,突出重点。聚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六大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提升作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科学布局,构建资源集约、区域集聚、产业集群、服务集成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坚持开放、合作,充分发挥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双循环”战略中的枢纽作用,增强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对国内外的辐射力,形成各方合作共赢格局。

  (三)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生产性服务业各重点领域规模指标、质量指标进一步提升,专业化、高端化发展趋势明显,服务型制造生态体系建立,“两业融合”在产业链高端的示范效应显现,初步建成辐射力大、附加值高、品牌优势强的生产性服务业生态圈。

  到2025年,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年营业收入总规模达到45000亿元左右,年均保持8%左右增长,力争快于全市服务业增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三分之二左右。培育和打造2000家生产性服务业头部企业、品牌企业和示范企业;遴选20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示范平台(项目)。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集聚,建成50家左右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总规划占地面积约6000公顷,集聚3万家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四、重点领域

  “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与先进制造业密切相关的更加智能化、知识更加密集的十大重点领域,即: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产业电商服务、研发和设计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智能运维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生产性专业服务、职业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

  (一)围绕价值链整合的重点领域

  1、总集成总承包服务

  引领全国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模式创新,扩大服务辐射,助力打造“上海制造”、“上海服务”品牌。到2025年,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成为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导领域。

  鼓励企业开展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调试、交付使用到状态预警、故障诊断、维护检修、回收利用等全链条服务,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引导企业增强咨询设计、远程运维、项目运营管理等服务能力,发展建设-移交(BT)、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交钥匙工程(EPC)等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模式。拓展应用场景和领域,发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和信息技术集成服务,提供“硬件+软件+平台+服务”的集成系统。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标准等与国际接轨,带动制造业“走出去”。

  2、供应链管理服务

  推进智慧供应链应用,探索供应链管理增值服务,进一步鼓励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创新,形成在全国的创新优势。到2025年,打造近百个多元化新型供应链管理平台。

  重点面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等产业,提供专业化、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服务。鼓励建设战略储备中心和供应链分拨中心,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开展外包合作,引导物流、快递服务融入制造业采购、生产、仓储、分销、配送等环节,发展零库存管理、生产线边物流等新模式。加快推广智能化物流装备和仓储设施,完善供应链管理技术标准衔接,推广标准化装载单元。依托华新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E通世界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等园区,推动物流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协同发展。

  3、产业电商服务

  以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在线新经济发展为引领,支持产业电商平台创新发展,加速服务外包与产业电商的深度融合,打造面向重点产业、重点环节的行业级、通用型产业电商平台。

  加强面向制造业应用的软件研发,推动制造业企业与软件信息服务商深度合作,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数字化水平。鼓励企业发展以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信息技术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测试评估、信息安全等服务水平,加速产业电商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拓展产业电商服务的范围,引导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商服务平台。依托上海长三角产业互联网促进中心等机构,建设长三角产业互联网总部基地,营造产业电商发展生态。重点打造“中国(上海)工业品在线交易节”等系列品牌活动。

  (二)加速创新力溢出的重点领域

  4、研发和设计服务

  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研发和设计服务能力保持国内优势地位。到2025年,创建100个国家级和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十四五”期间吸引外资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80家左右。

  面向电子信息、生命健康、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大力开展研发攻关,加强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引导研发企业与制造企业开展紧密合作,提供需求分析、创新试验、原型开发等服务,开展定制化研发、嵌入式研发和系统性研发等。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步伐。以金桥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临港松江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等园区为载体,吸引全球研发机构和研发资源集聚。

  围绕世界一流“设计之都”建设,深度融入全球设计网络,加速建设全球设计资源要素交流平台。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扩展,进一步发挥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务设计及数字设计等优势,突出设计服务的个性化、柔性化,搭建设计服务的C2M平台。加快开发利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和技术,发展人工智能设计、虚拟仿真、感性意象设计等设计服务,实现多学科交叉系统设计,满足大规模定制设计需求。

  5、检验检测认证服务

  确保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国内领先地位,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建设一批面向国际、技术领先、资源共享的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十四五”期间,新增国家质检中心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家。

  加快发展面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消费品等产业的第三方检验检测、认可认证等服务,建设一批面向重点产业的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数字化转型,探索发展“互联网+检验检测认证”新业态。积极参与国际检验检测标准制定,进一步深化国际互认体系建设。推进检验检测认证资源与特色产业园区融合,推动检验检测企业向市北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临港浦江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等园区集聚。

  6、智能运维服务

  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引导专业维修服务向智能化、流程化、平台化的智能运维服务转型。“十四五”期间,新建高端智能运维服务平台20个,培育高端智能运维服务企业100家。

  在汽车、船舶、飞机等装备维修领域,着力破解数据共享、应用衔接等技术难题,运用故障知识库、3D技术等对装备运行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实现AR、VR远程诊断,提出高效的维修指导,建设产品数据采集、智慧识别、实时定位、远程监控和在线诊断等智能运维服务平台。引导制造业企业跨领域、跨地域协同,建立大数据联盟等产业链合作组织,实现智能巡检、隐患预警、设备档案云端化存储查询管理等全生命周期自动化运维管理。

本文章更多内容:1-2-下一页>>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合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