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型企业出口免抵退税处理

来源:孟峰聊财税 作者:孟峰聊财税 人气: 时间:2021-03-11
摘要:退税,理论上退的是出口货物购进环节的进项,但计算退税指标金额时,是用离岸价格,而不是购进金额,原因在于无法明确企业外购的货物中多少用于生产出口货物,多少用于内销,而内销部分对应原材料的进项是不能退税的,所以只能采用离岸价格。

  相关指标

  出口退税,实际是出口免、退税。由于增值税实行的间接计税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应纳税额=销项-进项,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销项是免的,进项是退的,取得退税款。

  对于生产型出口企业,出口退税采用免、抵、退的计算方法。

  一、销项免

  免:免征出口这一销售环节的增值税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二、进项退

  对于生产型出口企业,进项退分为抵、退两步实现。

  1、出口退税的最高限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的退税率

  难点

  A、退税,理论上退的是出口货物购进环节的进项,但计算退税指标金额时,是用离岸价格,而不是购进金额,原因在于无法明确企业外购的货物中多少用于生产出口货物,多少用于内销,而内销部分对应原材料的进项是不能退税的,所以只能采用离岸价格。

  B、进项不是百分之百退,不同出口产品有不同的退税率,应予退还的进项税款不能超过“出口退税最高限额”)

  2、征税率大于退税率,税法上不予抵退的部分,税务处理时,进项转出增加出口产品的成本

  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税率-出口货物的退税率)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抵:出口对应的应退进项,抵顶内销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内销销项-内销进项-(出口对应进项-2(征税率大于退税率,税法上不予抵退的部分,税务处理时,进项转出增加出口产品的成本))

  A:大于零,交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B:小于零,进项留抵

  4、退:本期应退还的进项税额

  进项留抵与1(出口退税的最高限额)两者取小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确认免抵部分:1(出口退税的最高限额)减4(本期应退还的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产品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008年11月的知识——

企业免抵退税会计处理

  “免、抵、退”税设计精巧,原理挺简单,但加上进料加工(还要考虑购进发与实耗法)、单证是否齐全(纸质单证、电子数据)、特准退税(有的需要参与“免、抵、退”税计算)、年终清算(2004年终清算采用不完全滚动法有所进步,据悉国家税务总局正在研究彻底取消年终清算)就变得异常复杂,随之而来的账务处理更让很多企业摸不着头脑,全国各地税务机关的不同理解也让企业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本文根据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结合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要求,提出了“免、抵、退”税相关会计处理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解开这团乱麻,使企业在有效规避税收风险的同时,用好用足国家税收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自1996年实行全国统一的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先后纳入国家“金关工程”及“金税工程”,目前是国家税务总局三大核心应用系统之一。软件为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开发,统一免费发布企业使用,“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7.X版”软件是2005年最新版本,适用于全国生产型出口企业办理2004年年终清算及2005年退税申报,全国出口企业可通过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企业端技术支持网站——中国出口退税咨询网(www.taxrefund.com.cn)免费下载使用,并由该系统的开发商大连龙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多种手段提供技术支持。本系列文章将根据全国各地同仁的反馈进行跟踪整理,并在中国出口退税咨询网发表,全面详尽的解释请参阅中国出口退税咨询网编著的《出口退税从入门到精通立体图书系列》之《生产企业“免、抵、退”税从入门到精通》。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主要涉及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等科目。其会计处理如下: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的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计算出“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的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计算出“应退税额”时的会计处理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计算出“免抵税额”时的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退税款时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在实际结算时与原预估入帐金额有差额的,可以在结算月份进行调整。

  对于企业已经申报的数据发现错误的,不能够直接调整原申报数据,而应在以后月份通过红蓝字调整法进行调整。

  对于出口退税申报与增值税纳税申报不一致,产生差额的,须在下期进行帐务调整,相应的应同时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由于以上原因需进行帐务调整的,其会计处理为:

  (一)对本年度出口销售收入的调整

  (1)对于前期多报或少报出口,或用错汇率,导致出口销售收入错误的,在本期发现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2)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与原预估入帐金额有差额的,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蓝字或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蓝字或红字)

  当上期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2c栏“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不等于0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差额大于0时为蓝字,小于0时为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差额大于0时为蓝字,小于0时为红字)

  注意事项:

  ① 出现上述情况进行帐务调整的同时,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为在出口明细表中录入一条调整记录(正数或负数)。

  ② 对于已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调整过的销售收入,由于申报系统在计算“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已包含该调整数据,所以在帐务处理上可以不对该笔销售收入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单独调整“主营业务成本”,而是在月末将汇总计算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一次性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中。

  (二)对本年度出口货物征税税率、退税率的调整

  对于前期高报或低报征税税率、退税率,在本期发现的,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通过红蓝字调整法进行调整,根据申报系统汇总计算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免抵税额”等在月末一次性入账,无须对调整数据进行单独的会计处理。

  (三)对上年度出口销售收入的调整

  (1)对于上年多报或少报出口,或用错汇率,导致出口销售收入错误的,在本期发现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退税率: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2)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与原预估入帐(上年度)金额有差额的,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蓝字或红字)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蓝字或红字)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退税率: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3)当上年度12月份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2c栏“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不等于0时,须在本年度1月份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差额大于0时为蓝字,小于0时为红字)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差额大于0时为蓝字,小于0时为红字)

  注意事项:

  ① 出现上述情况时,只进行帐务调整,不对“出口退税申报系统”进行数据调整。

  ② 注意在填报《增值税纳税人报表》(附表二)时,不要将上年调整的“进项税额转出”与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混在一起,应分别体现。

  ③ 在录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的〈增值税申报表项目录入〉中的“不得抵扣税额”时,只录入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不考虑上年调整的“进项税额转出”。

  (四)对上年度出口货物征税税率、退税率的调整

  对于上年度出口货物高报或低报征税税率、退税率,在本期发现的,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销售收入乘以征退税率之差的调整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蓝字或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蓝字或红字)

  根据销售收入乘以退税率的调整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蓝字或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蓝字或红字)

  注意事项:

  ① 出现上述情况时,只进行帐务调整,不对“出口退税申报系统”进行数据调整。

  ② 注意在填报《增值税纳税人报表》(附表二)时,不要将上年调整的“进项税额转出”与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混在一起,应分别体现。

  ③ 在录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的〈增值税申报表项目录入〉中的“不得抵扣税额”时,只录入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不考虑上年调整的“进项税额转出”。

  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生产型出口企业在货物报关出口后,发生退关退运的,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

  (一)本年度出口货物发生退关退运时

  根据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冲减当期出口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红字)

  根据退关退运货物调整已结转的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

  贷:库存商品(红字)

  注意事项:

  ① 当出口货物发生部分退运时,冲减的销售收入应按照该部分退运货物的原始出口销售额确定。

  ② 对于货物出口时与退运时汇率发生变化的,应以货物出口时的汇率为准。

  ③ 发生退关退运业务,在帐务上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同时,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冲减出口销售收入。

  ④ 对于退关退运货物已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的,由于申报系统在计算“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已包含退关退运货物,所以在帐务处理上可以不对退关退运货物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单独冲减“主营业务成本”,而是在月末将汇总计算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一次性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中。

  (二)以前年度出口货物在当年发生退关退运时

  根据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

  调整已结转的退关退运货物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根据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乘原出口退税率计算补交免抵退税款: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注意事项:

  ① 当出口货物发生部分退运时,应按照该部分退运货物的原始出口销售额计算补税。

  ② 对于货物出口时与退运时汇率发生变化的,应以货物出口时的汇率为准。

  ③ 据以计算补税的税率,应以货物出口时的出口退税率为准。

  ④ 与本年度出口货物发生退关退运不同,对于以前年度出口货物在当年发生退关退运时,不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冲减。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逾期没有收齐相关单证的,须视同内销征税。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一)本年出口货物单证不齐,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

  冲减出口销售收入,增加内销销售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按照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征税税率计提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本文章更多内容:1-2-下一页>>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合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