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农产品出口退税监管漏洞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刘怡廷 彭俊轩 人气: 时间:2024-03-17
摘要:利用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虚假购销合同、虚假结汇等手段牟利,严重破坏了国家出口退税管理制度,造成重大税收损失。

农产品出口退税管理的风险点

  目前,我国生产企业增值税出口退税采用的是“免抵退税”方法,即出口环节免征增值税,相应的出口货物所含的进项税额予以退还。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外汇人民币牌价和退税率是由国家发布的,这两个因素不存在风险,出口货物离岸价是出口企业自行申报的,而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数量×出口单价。出口退税风险除了进项税额的真实性外,出口数量和出口单价真实性也是出口退税的风险点。

  农产品出口退税存在的风险点

  一是虚增用于出口退税的进项税额。

  农产品出口企业税收风险有其特殊性,企业可自己开具收购发票计算进项税额,收购金额开多开少事实上由企业操控,多开收购进项税就可多抵税、多退税,在利益的诱惑下,自开农产品收购发票成为一些企业取得进项税额的“调节器”,在税务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存在骗取出口退税的潜在风险。

  有的企业购买的农产品商品原材料,没有取得销售方开具的专用发票来计算进项税额,而是通过自己开具收购发票的办法获取进项税额,这一操作手法让销售方逃了税款,购买方以优惠价购买,进项税额没少抵扣,买卖双方实现了所谓“双赢”。这类出口产品中企业并没有全部负担所含的进项税额,可是国家却把全部进项税额退给了企业,骗税风险极大。

  二是虚增出口销售单价获取超额出口退税款。

  虚增出口数量或者出口单价,都能虚增出口销售额,相应地虚增出口退税。有些出口企业,在同期销售的同一种产品,内销单价和外销单价相差极大,超出预警值,特别是普通产品,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也不存在垄断经营,在当今互联网销售高度普及的情况下,外商也会货比三家,如果外销价格远远高于内销市场价格销售产品,企业有可能存在通过虚增出口单价骗取更多出口退税的风险。

  三是将收购的非自产产品按自产产品申报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政策规定,出口企业收购的非视同自产产品出口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和退税。有些企业将非视同自产的产品也当作自产产品申报退税,特别是出口品种较多的企业,容易脱离税务机关监管,故意混淆出口商品退税属性,浑水摸鱼,将不符合退税要求的外购商品直接申报退税。

  四是出口销售额与企业产能不匹配。

  企业产能是评估出口退税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产销不匹配,极有可能存在出口销售数量以少报多,或者收购非自产产品出口的问题。

  如何加强农产品出口企业风险管理?

  一是加强农产品收购发票的管理。加大农产品收购发票使用的宣传,确保收购发票开具的项目是自产农产品,严禁弄虚作假。核定企业开具农产品收购进项税额预警值,通过测算各种出口产品物耗比,确定农产品收购进项税额占全部进项税额的比例,有效防止虚开收购发票行为。定期深入企业车间仓库,查看非农产品原材料,是否都有增值税普通发票或专用发票入账,且入账数量、金额是否与实际购买量相符。

  二是定期开展出口产品单价变动的预警分析。虚增出口货物单价是出口骗税最简便又最隐蔽的一种手法,出口企业可以通过签订虚假购销合同,达到多退税款的目的。税务机关必须加强防范,可事先采集出口企业近3年来出口单价,与同时期同行业同类型出口产品单价和内销单价对比,设定一个单价市场变动合理范围预警值,超出预警值范围的,就应关注是否存在出口骗税风险,核查出口购销合同,工厂启运地装卸费支出,启运地到港口运费支付情况,船方出具的装货单情况以及出口收汇情况。

  三是强化对非自产出口产品的监管。现行出口退税政策规定,非列名的生产企业出口非自产的货物(视同自产除外)实行免税处理,不适用免抵退税政策。有的出口企业就有意无意存在出口非自产货物也申报退税的问题,形成出口退税风险。税务人员要定期深入企业车间、仓库进行核查,才能发现问题,调整多退税款,强化监管,做好税收政策宣传。

  四是开展对出口企业的产能核算。产能核算必须依靠真实的财务核算,财务核算健全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账簿设置简单,记账凭证不完整,难以准确记录、核算企业生产的财务数据,财务部门或者生产车间不能提供生产原始单据,有的仓库不能提供保管账,产成品的出入库真实数据就无法与财务部门进行核对等等,财务核算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

  建议对出口企业财务核算情况进行常态治理,形成工作制度,并与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挂钩,企业财务核算必须能够真实反映生产全过程。仓库必须建立保管账,用以核算原材料和产成品出入库情况,健全财务核算对于防止企业账外经营,确保产能核算的真实性具有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税务报 2019年8月    作者:熊宁生 张意晗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宜春市税务局

本文章更多内容:<<上一页-1-2-3下一页>>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合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