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需要关注的印花税实务问题

来源:税屋综合 作者:税屋综合 人气: 时间:2021-06-15
摘要:企业在签订印花税应税合同或产权转移合同时,务必要把不含税金额和增值税额单独列示,从源头上杜绝可能导致多缴印花税的风险。

  新版印花税法已经正式发布并从2022年7月1日开始实施(注意:从现在开始,1年后才正式实施),和当前正在实施的印花税政策——《印花税暂行条例》相比,政策层级直接提升到了法律层面,更具权威性。

  对于新法所规范的事项,有5个常见的实务问题,需要引起大家重视。

  一、哪些购销(买卖)合同需要缴纳印花税

  现行的《印花税暂行条例》所规定的购销合同包括:供应、预购、采购、购销结合及协作、调剂、补偿、易货等合同。

  上述规定对购销合同的界定比较宽泛,其中的“等”字,更是成为一些征管机关对企业签订所有购销合同征收印花税的重要依据。

  如原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发布的《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印花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公告2013年第14号)附件3《印花税核定征收范围及比例表》,对工业企业核定印花税的计税基础是“产品销售收入及材料采购成本合计金额的100%”;

  对商业企业核定印花税的计税基础是“商品销售收入及商品采购支出合计金额的100%”

  对其他企业核定印花税的计税基础是“销售收入及采购支出(注:并未强调必须是材料或商品)合计金额的100%”。

  新《印花税法》将购销合同修订为“买卖合同”,具体范围包括“动产买卖合同(不包括个人书立的买卖合同)”。

  这样修改后,对于购销(买卖)合同的范围界定就非常明确。实务中,很多企业提供服务并取得收入的合同,只要不属于印花税法附件里所列举的应税合同类型,就不属于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如实务中非常常见的财税咨询、法律咨询、管理咨询、鉴证、评估、代理记账、物业管理、酒店住宿、会议会展、餐饮、劳务外包、业务外包、文体演出、经纪代理等合同均无需缴纳印花税。

  二、合同没有明确金额的如何计算缴纳印花税

  按照《国家税务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国税地字〔1988〕25号)的规定,合同在签订时无法确定计税金额,可在签订时先按定额5元贴花,以后结算时再按实际金额计税,补贴印花。

  新《印花税法》规定,应税合同、产权转移书据未列明金额的,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按照实际结算的金额确定。

  依照上述规定,如果合同签订后一直未执行,就意味着纳税人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三、计算缴纳印花税的销售额是否包括增值税

  现行《印花税暂行条例》对于计算缴纳印花税的销售额是否包括增值税没有明确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在2016年4月25日在“营改增”的专项视频会议中,对此明确:合同中所载金额和增值税分开注明的,按不含增值税的合同金额确定计税依据,未分开注明的,以合同所载金额为计税依据。

  新《印花税法》把计算印花税的销售额直接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文件规定,应税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应税产权转移书据的计税依据,为产权转移书据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基于上述规定,企业在签订印花税应税合同或产权转移合同时,务必要把不含税金额和增值税额单独列示,从源头上杜绝可能导致多缴印花税的风险。

  四、哪些承揽合同需要缴纳印花税

  现行《印花税暂行条例》所规定的加工承揽合同包括:加工、定作、修缮、修理、印刷、广告、测绘、测试等合同。

  新《印花税法》将加工承揽合同修订为“承揽合同”,税率由万分之五调整为万分之三,具体范围没有列示,还需等后续的实施细则或其他文件予以明确。

  五、哪些项目需要按件缴纳印花税

  现行的《印花税暂行条例》所规定需要按件贴花的项目包括:营业账簿、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

  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对营业账簿减免印花税的通知》(财税[2018]50号)规定,从2018年5月1日起,对按件贴花5元的其他账簿免征印花税。

  涉及上述证照的项目,目前还需要正常缴纳印花税。

  新《印花税法》取消了所有需要按件贴花的项目。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算是为纳税人减负了。

  来源:张海涛财税政策解析


  问题:应税合同、产权转移书据未列明金额,在后续实际结算时确定金额的,纳税人如何进行印花税申报?

  解答:

  依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等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规定:应税合同、产权转移书据未列明金额,在后续实际结算时确定金额的,纳税人应当于书立应税合同、产权转移书据的首个纳税申报期申报应税合同、产权转移书据书立情况,在实际结算后下一个纳税申报期,以实际结算金额计算申报缴纳印花税。

  即:先在书立合同的申报期填写《印花税税源明细表》,做税源申报;在实际结算后下一个申报期,按照实际结算金额申报缴纳印花税。

  比如,甲乙双方在2022年9月25日签署了一份购销合同,合同只注明了货物的单价,没有注明数量,合同注明交易数量根据购买方的订单数据确定。双方合同签署后在7月份并没有实际交易,假设双方在2022年第四季度成交了100万元和按季度申报印花税。

  那么,甲乙双方虽然合同书立时间在2022年第三季度,但是因为合同中没有列明金额,所以在第三季度申报期(10月)只需要填写《印花税税源明细表》,做税源申报即可;在第四季度(2023年1月)则需要按照实际结算金额100万元来计算申报缴纳印花税(100万元×0.3‰)。

  来源:税屋   作者:彭怀文   2022.07.01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相关解析

案例分享:一个印花税交纳的难题?

案例:A公司受医院委托,代建一座新的医院大楼,A公司不是施工方,而是作为整个建造工程的管理方,B建筑公司是大楼的施工方。目前医院、A公司、B公司签订的建筑施工合同,约定:项目的建设方是医院,施工方是B公司,A公司仅仅是项目的管理方,工程款项由医院拨付给A,A再依据工程进度支付给B,B直接向医院开具发票。A最终依据工程总造价的5%收取项目管理费。

问题:医院、A公司、B公司签订的建筑施工合同,A公司作为该合同的管理方,是否需要按建筑工程安装合同缴纳印花税?

案例分析:正确交纳印花税的前提是搞清楚合同类型。案例中医院、A公司、B公司三方签订的建筑施工合同,如果仅仅从字面理解,三方都应该按照“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税目交纳印花税。

如果理顺合同关系,就会发现并非如此。医院、A公司、B公司三方签订的建筑施工合同,实质上包含了两个主要的合同关系(还有一个资金委托代付合同,并非主要合同关系)。第一个合同是医院和A公司之间的委托代建管理合同,第二个合同是医院和B公司之间的建筑施工合同。第一个合同不属于印花税列举的征税凭证,第二合同需要按照“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税目交纳印花税。A公司是否需要在第二合同关系中交纳印花税呢?

印花税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同一凭证,由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签订并各执一份的,应当由各方就所执的一份各自全额贴花。”《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五条对于《暂行条例》第八条做了具体阐释:“条例第八条所说的当事人,是指对凭证有直接权利义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不包括保人、证人、鉴定人。税目税率表中的立合同人,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当事人的代理人有代理纳税的义务。”说明印花税并不是凡参与都有纳税义务,关键判断原则就是各方主体是否是合同中“有直接权力义务关系”的各方,不满足这一实质性要件的主体,即使在合同上署名或者签字,也不需要交纳印花税。

案例中的A公司真实身份是代建管理方,我们认为在建筑施工合同关系中,没有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委托代付只是单方义务关系)。因此,我们认为A公司不需要就案例中三方签订的建筑施工合同交纳印花税。

来源:德居正财税咨询    作者:屈健康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合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